——中國境外護理服務公共平臺
首頁 > 新聞資訊 > 圖片新聞 返回

低分子肝素注射避免皮下出血改進方法,不妨試一試~

來源: 本站   作者: 管理員   點擊:   日期: 2019-08-26

摘要:低分子肝素,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抗凝藥物。

在臨床上主要用于預防深靜脈血栓、肺動脈血栓,治療不穩定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還用于體外循環和血液透析等。與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抗栓作用強、出血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因此,在臨床上的應用越來越廣。臨床上常用的低分子肝素主要有低分子肝素鈣、低分子肝素鈉、依諾肝素等,但在注射時病人會出現注射部位瘀斑、血腫、硬結及疼痛等并發癥發生,皮下出血發生率為34%左右,現就如何減少皮下出血的方法進行探討。


1.jpg


一、注射部位的選擇


2.jpg


常選擇腹部作為皮下注射的部位,因為腹部面積大,脂肪豐富,且腹部溫度恒定,藥物吸收快,但臍周有豐富的靜脈網,操作者應采取多部位、按順序輪換間隔注射,一般注射部位為腹部臍上5cm至臍下5cm為上下邊界,左右為鎖骨中線內外5cm范圍(避開臍周1-2cm),左右交替注射,2次注射點間距2cm,注射時避開皮膚破損處,瘢痕及有斑或痣的部位,或者以臍為中點,作十字線將腹部分為4個象限,每個象限順時針方向上下標上ABCD4個不同部位,注射時自病人腹壁從左向右自上而下4個象限輪流注射,抗凝劑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的使用可減少皮下出血的發生率和出血面積。


二、留置氣泡法


3.jpg


臨床操作中發現,當空氣完全排出時針尖或針柄外會附著藥液,注射時藥液隨針頭帶入針孔,刺激皮膚導致針孔處血管出血,所以在注射前不排氣,垂直進針,推藥前后回抽針栓可以減少皮下出血的發生,目前臨床使用的低分子肝素鈉及依諾肝素多為一次性預灌針劑,針頭細,針腔內除了藥液還有0.1ml的空氣,注射前針頭向下,把空氣彈至藥液上方,不需要排氣,注射后0.1ml空氣正好填充于針乳頭及針頭內,從而降低淺表皮下組織中的藥液濃度而減少皮下出血。低分子肝素鈣注射劑抽吸時可根據一次性注射器內乳頭及針頭殘留量為0.07ml-0.08ml的原理,即用1ml注射器和針頭吸盡安瓿內藥液,再吸入0.07ml空氣,注射前針頭向下,把空氣彈至藥液上方,注射時不再需要排氣。


三、皮膚皺褶垂直進針法


4.jpg


患者取屈膝平臥位,常規消毒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將注射部位皮膚和皮下組織捏起形成皺褶,在皮褶頂部,針頭應垂直并全部刺入患者腹壁,抽吸無回血后推注藥液,注射時矚患者屏住呼吸,拔針后患者再正常呼吸,皮下瘀斑的發生率可明顯降低,這是因為當患者自由呼吸時,尤其是患者腹式呼吸較明顯時,腹壁會隨呼吸產生運動,針尖因腹壁的運動產生滑動,從而增加了局部毛細血管損傷的可能,注射深度應結合患者的胖瘦程度,過瘦的患者注射過深易誤入肌層,形成腫塊出血,過淺則進入筋膜區疼痛明顯,進針時,避免用腕部用力,以免進針過深,將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時間持續至30秒能有效降低注射后皮下出血和疼痛感。


在整個注射過程中左手始終保持腹部皮膚皺褶,可對局部損傷的小血管起直接按壓的作用,促進其止血,可以有效防止注射后藥物沿注射孔道返流,從而達到減少皮下出血的效果。


四、按壓方法


5.jpg


1、注射畢停留片刻后按壓拔針時,針頭內仍充滿藥液,藥液溢出滲漏于皮下組織,進入破損的血管,改變血管的通透性,從而引起皮下出血,因此注射畢停留10秒,右手回抽針栓,拔針,用干棉簽按壓,可使針尖藥液全部滴入皮下,避免拔針時藥液返流而刺激皮膚毛細血管引起出血。


2、還有一些學者研究結果表明,拔針后用棉簽按壓,增加了藥物對注射局部的刺激和擠壓,如用力較大,易引起毛細血管壁破裂出血,形成局部淤血。注射時捏起皮膚成皺褶,以使毛細血管彎曲,不易受到破壞,且垂直進針可減少組織損傷,再加上一次性預灌針劑的針頭很細,拔針后不會引起皮膚表面出血,故無需棉簽壓迫。


注射畢是否按壓這個問題還有待研究,對于凝血功能障礙、使用1ml注射器注射時應按壓,以防引起皮下出血。



上一篇:我國護理事業快速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

Copyright@ 2007-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護士網隸屬 威海萬方人才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魯ICP備17006509號-4

山東省外派護士培訓基地 -官方QQ群:279908486(1000人超級群)、243877850(新群)、82799831、103532698

電話:4006707779(全國統一咨詢電話) 站長電話:0631-5225621 郵箱:nurse@nursesky.com

国产免费无遮挡吸乳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