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境外護理服務公共平臺
首頁 > 護理知識 > 護理操作 返回

消毒供應中心的查對制度如何做?

來源: 本站   作者: 管理員   點擊:   日期: 2022-11-21

摘要:說到查對制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輸液時的“三查七對”,輸血時的“三查八對”,或者是手術室的“六查十二對”但是你有沒有聽說過消毒供應中心的查對制度呢?他們的查對要求又有哪些呢?作為承擔全院復用診療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因其工…

說到查對制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輸液時的“三查七對”,輸血時的“三查八對”,或者是手術室的“六查十二對”但是你有沒有聽說過消毒供應中心的查對制度呢?他們的查對要求又有哪些呢?


作為承擔全院復用診療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其查對制度也同樣與眾不同,單單是“查對”就貫穿了工作的全過程。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消毒供應中心的“查對”是如何做的吧。


1. 回收器械物品時:

查對名稱、數量、初步處理情況、器物完好程度。



使用者應把復用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與一次性使用物品分開放置,進行初步處理后放入封閉容器中,注意精密器械采取保護措施,由消毒供應中心集中回收處理。


消毒供應中心回收時應采用封閉方式回收,不在診療場所對污染器械、物品進行清點,避免反復裝卸。遵循標準預防要求,不污染醫院科室環境。


在消毒供應中心的去污區進行診療器械、物品的清點、核查,根據器械物品的材質、精密程度進行分類處理。


2. 清洗消毒時:

查對消毒液的有效濃度及配制濃度、浸泡消毒時間、酶洗前殘余消毒液是否沖洗干凈。


根據器械污染種類或程度,選擇清洗工具和方法,正確使用清洗設施和設備,對器械清洗質量達到合格標準負責。



3. 包裝時:查對器械敷料的名稱、數量、質量、濕度。


采用目測或借助光源放大鏡對干燥后的器械進行檢查,器械表面齒牙光潔、無血漬、污漬、水垢等殘留物質及銹斑;功能完好,無毀損。



包裝前應根據器械裝配的技術規程或圖示,核對器械的種類、規格和數量。手術器械需擺放在籃筐或有孔的托盤中進行配套包裝,軸節類器械器械不完全鎖扣,包內器械開口朝向一致,精密、銳利器械采取保護措施?!?/span>




根據器械的滅菌方式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采用閉合式或密封式包裝方法進行包裝。保證包裝材料質量符合要求,維持包裝過程環境清潔,器械不被污染。


4. 滅菌前:查對器械敷料包裝規格是否符合要求;裝放方法是否正確;滅菌器各種儀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裝載前需再次查對器械敷料工藝質量及標識是否符合要求;查對滅菌器壓力表是否處于“零”位,記錄打印裝置是否處于備用狀態,滅菌器柜門密封圈是否平整無損壞,安全鎖扣是否靈活、安全有效,冷凝水排出口是否通暢,柜內壁是否清潔;電源、水源、蒸汽、壓縮空氣等運行條件是否符合設備要求。同時滅菌物品裝載要符合裝載要求,經過這一系列查對后方能保障裝載物品的合格及滅菌器的正常運行。


5. 滅菌后:查試驗包化學指示卡是否變色、有無濕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滅菌時進行生物學監測。



滅菌結束后需要檢查滅菌運行程序是否合格,查看試驗包是不是合格。只有物理監測及化學監測合格后,本次的滅菌過程才是合格的。對于植入物及外來醫療器械來說,除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外,還需要核對生物監測的結果。


6. 發放各類滅菌物品時:查對名稱、數量、外觀質量、滅菌標識等。

 


發放各類無菌物品時需要根據發放清單核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及包裝完好性。植入物核對生物監測合格后方可發放。不合格的無菌物品是不能發放的哦!


消毒供應中心查對制度的有效落實是保證患者安全,防止差錯事故的一項重要措施,將查對制度細化落實工作中的各個環節,是保證消毒滅菌質量的關鍵。


現代醫院供應品種繁多,涉及科室廣,使用周轉快,每項工作都關系到醫療質量,如果消毒滅菌不徹底會引起全院性的感染,供應物品不完善可影響診斷與治療,因此做好消毒滅菌供應工作過程中的查對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Copyright@ 2007-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護士網隸屬 威海萬方人才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魯ICP備17006509號-4

山東省外派護士培訓基地 -官方QQ群:279908486(1000人超級群)、243877850(新群)、82799831、103532698

電話:4006707779(全國統一咨詢電話) 站長電話:0631-5225621 郵箱:nurse@nursesky.com

国产免费无遮挡吸乳视频在线观看